ANSYS Workbench材料属性设置与材料属性获取

ANSYS Workbench材料属性设置与材料属性获取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38.00 元

接触问题需注意收敛性和精确解

一,接触刚度

  • 使穿透最小保证求解精度
  • 但是刚度太大却有难收敛。
  • 刚度太大会震荡
二,计算接触刚度

  • 根据几何模型 ,材料,用户定义的法向刚度(FKN)来计算
  • 根据节点算出的刚度乘以FKN
  • FKN=1.0对较大物体
  • FKN=0.01--0.1对柔体如弯曲
 三,对于面面,和点面接触,默认采用节点平均。

四,可在求解过程中自动调整刚度,跟据穿透去实时的调整K.每次载荷部迭代

。迭代收敛设置

五,在塑性问题时,采用缩减100倍刚度。

六,首先采用默认设置。如果由于刚度问题,可以由小往大调。看状态应力是否趋于稳定。

[展开全文]
ANSYSRUMEN · 2015-08-06 0

一,接触刚度

  • 针对罚函数法
  • 切向刚度和法向刚度有关联,故一般只需设置法向刚度。若需直接设置切向需命令。
  • FKN FKT FTOLN SLTO大多数时不需要定义。
  • 推介使用KEYOPT(10)=2自动控制
  • 关键字KEYOPT(6)控制刚度变化
  • 最适合的值和具体问题有关。
  • 总结规律性的规律。
  • 默认设置只能复合一般问题。
[展开全文]
ANSYSRUMEN · 2015-08-06 0

  • 一般,穿透越小结果越精确。
  • 罚函数和增强拉格朗日的区别
(罚:F=KX,增:F=KX+M)所以增强法对刚度的敏感小,故为缺省算法,有是需要迭代更多,尤其网格变形扭曲严重。同时,增法可以将穿透量减少到可接受范围。

收敛时需要额外满足穿透量小于穿透容差。

二,多点约束算法:直接采用约束方程,来吧接触面和目标面之间的位移系在一起。

  • 不需要接触刚度
  • 没有引入额外自由度
  • 支持大变形问题
  • 无法实现断开,一直接触
(梁/壳和实体的连接)

三,拉格朗日乘子算法:

        增加额外自由度(接触压力)来满足协调,因此,接触压力直接作为二外自由度求解出来

  • 通过压力自由度保证接触面无穿透或穿透少,
  • 无需法向接触刚度
  • 需要直接求解器,计算开销大。
  • 可能产生扰动(如果交替接触,断开,会产生突变。)罚刚度会弥补这种问题。
  • 若能预判为法向一直接触,可以选择朗格朗日乘子算法。
法向使用拉格朗日乘子算法,切向使用
[展开全文]
ANSYSRUMEN · 2015-08-06 0

接触属性基本选项设定

通过实常数和关键字控制。

从算法入手,通过实常数和关键字支撑。

一,接触算法

  • 罚刚度算法( 增强拉格朗日法/纯罚函数法)(绑定接触,不分离接触,摩擦接触,粗糙接触,无摩擦接触)
  • .多点约束算法(绑定解除,不分离接触)
  • 拉格朗日乘子算法(5个)

二,接触协调性特征:

  • 传递力
  • 接触是没有穿透的
  • 有间隙不传递力 
三,通过算法满足接触协调性(法向,切向)

  • 增强拉格朗日算法
  • 纯罚函数法
  • 多点约束法
  • 法向使用纯拉格朗日法切向使用纯罚函数算法
  • 纯拉格朗日法
四,增强拉格朗日法好人罚刚度法

  1. 在接触对间引入弹簧,(间隙大于0,力为零。间隙小于等于零  F=KX)
  2. 必须引入穿透。但穿透量X足够小可以近似使用。
  3. 通过法向刚度,法向容差,切向刚度,切向容差来控制。
  4. 若增大K可以减少穿透,但值太大,会导致收敛困难(总刚矩阵会奇异)
  5. 若减少穿透量,也会带来收敛困难。(一般不调)
  6. 针对具体问题做总结来平衡问题。

     
[展开全文]
ANSYSRUMEN · 2015-08-06 0

xy面建模可做简化的面分析

初始接触状态

[展开全文]
VAYTAO · 2015-08-06 0

以轴对称二维为例演示过程。

1,轴对称问题的对称轴在WORKBENCH中必须以Y轴为对称轴。(必须在XY平面建立)   选2D(默认为3D)

2,平面应力  平面应变   轴对称问题(几何,载荷,约束,)

体会与单体零件差异

点击GEOMETRY,默认我平面应力问题

3,程序默认为对称

4,采用接触工具检测检出初始接触状态,(基于有限元模型,不依赖几何模型)

     穿透(静力学为零)         间隙(最好也为零),否则会出现不收敛或者内部附值无限大(刚体位移)

5,获得精确解(采用自适应对装配体不太好,需人为修改)

6,定义接触但最后没有接触上,(很大的穿透)需激活子部,分部加载。还有接触刚度变化剧烈,(可以将网格细化范围扩大)    ,可以采用稳态阻尼来调整。

7,状态应力,传递载荷(接触压力,作用和反作用关系,不作为强度判定标准)接触压力是一种表面载荷。本质上是通过接触压力转化为状态应力评定。

总结,和单体零件差不多,但具体细节很多。

[展开全文]
ANSYSRUMEN · 2015-08-06 0

一,装配体接触分析基本过程

1, 导入模型(自创/外部导入)

2,自动检测接触(基于PART) (适用接触距离较小)/手动定义接触(自动接触不好用时使用)

3,设置接触(GUI/插入名令流)

4,网格划分

5,求解设置(和单体零件有差别)

6,结果后处理

二,指定接触面和目标面

1,标准:如何减少穿透量(使接触点最多)

    A,接触时的俩个面一个为目标面,另一个为接触面。

    B,对于刚柔接触,目标面为刚性体。

    C,接触单元不得穿透目标面,但目标面可以穿透接触面。

2,基本设置指导

    A,如果凸面与平面或凹面接触,那么平面或凹面为目标面。

    B,将网格粗糙的选为目标面

    C,将刚度大的选为目标面

     D,将表面较大的选为目标面

    E,柔柔接触,目标面和接触面选取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穿透量并影响求解精度。

  默认检测接触在高斯积分点, 

基于以上特点,要结合实际灵活综合使用。

三,接触关键字与实常数。

单向接触,结果会存在接触单元上。

   FKN  FLOT ICONT PINB PMAX PMIN 

   TAUMAX CNOF  FKOP FKT COHE TCC ...共32个实常数,15左右关键字。 

在WORKBENCH 中只选用了常用的。如若不够只好插入命令。15左右关键字。

[展开全文]
ANSYSRUMEN · 2015-08-06 0
接触行为
[展开全文]
掰掰 · 2015-08-06 0

装配体接触()

一,非线性问题

材料非线性 几何非线性   状态非线性(接触非线性)

程序的默认设置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许针对具体问题做对应的修改。

二,接触

冲击  摩擦  零件装 金属成型 齿轮的动态接触。

三,接触分析特点

是高度非线性行为,需要大量计算资源。

1,需实时判定接触状态。(在接触面上实现力的传递)

可能存在接触,需设为接触,加大计算量

2,有时需计算摩擦,收敛更难。 

基于接触对,(接触单元  蒙皮单元)需附在基体单元,以实现力的传递。

四,接触对的概念

接触面 目标面(对称,非对称)

接触对通过实常数选配。

五,接触类型

1

刚   柔(塑形加工)

刚  刚   (E相差不大)

柔   柔

2

接触可传   连续物理量(力,变形,电 ,热,慈)


面面接触(直接使用高斯积分点)(使用较多)

点面接触(直接使用节点)






[展开全文]
ANSYSRUMEN · 2015-08-06 0
接触刚度
[展开全文]
掰掰 · 1970-01-01 0

导入模型

自动检测,,,手动定义

设置接触

GUI设置,,输入命令流

网格划分

加载求解

后处理

part的应用

接触面接触面,,穿透要低 面细

[展开全文]
VAYTAO · 2015-08-04 0

装配体的分析

三大非线性:

材料非线性

几何非线性

状态非线性


多体接触:,,动态冲击,,摩擦,,金属成型,,螺栓结合,,零件装配,,紧配合,,受压冲击边界条件,,密封



齿轮动态接触

金属成型

 接触对::接触单元,目标单元

高斯点:::

[展开全文]
VAYTAO · 2015-08-04 0
接触算法
[展开全文]
掰掰 · 2015-08-04 0
pinball区域讲解
[展开全文]
掰掰 · 2015-08-03 0
接触刚度和接触容差
[展开全文]
掰掰 · 2015-08-03 0
接触刚度的调整
[展开全文]
掰掰 · 2015-08-05 0
接触定义原则,减少穿透量
[展开全文]
掰掰 · 2015-08-01 0
状态非线性
[展开全文]
掰掰 · 2015-08-01 0
对于轴对称的图形,对称轴必须要是Y轴,也就是说建立模型的时候必须是在 xoy平面内在可以,不然的话把模型导入计算的时候程序会报错的。这一点要注意啦!!!!!!!!!!!
[展开全文]
冯睿睿 · 2015-07-31 0

一般不调穿透容差

法向拉格朗日算法】


[展开全文]
dangjunli · 2015-06-19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