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首届中国数字仿真联盟论坛大会报告集

第15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首届中国数字仿真联盟论坛大会报告集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在线阅读

免费

       第15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报告更新中......   

  

      2019年8月17日-18日,由中国力学学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协会和中国数字仿真联盟联合主办的第15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首届中国数字仿真联盟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大会以“创新融合,赋能制造”为主题,来自航空航天、汽车交通、石油化工、人工智能等领域的600多位资深专家和业界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代表涵盖了航空航天、汽车交通、船舶海洋、军工兵器、生物医疗、机械建筑、石油化工、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作为本届年会的支持媒体,研发埠也应邀参加了本次年会,并对整个年会的盛况做了跟踪报道。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王继宏主持。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中国数字仿真联盟理事长庄茁致欢迎辞,并宣布“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数字仿真年会”。

 

      本次大会特邀了众多行业专家和代表分享会议主旨报告。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中国数字仿真联盟理事长庄茁分享了《基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与数值仿真技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孟光分享了《航天力学重点研究需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分享了《2019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思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段梦兰分享了《深水油气田开发水下生产系统装备与国产化关键技术》、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张云泉分享了《高性能计算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田峰和浪潮企业云营销部总经理赵文慧共同分享了《中国工业仿真生态》、广州数力工程顾问公司首席科学家李志山分享了《建筑结构抗震分析软件的自主研发之路》、重庆励颐拓软件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冯志强分享了《中国自主CAE软件LiToSim的开发历程与进展》。


      经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本届年会共征集学术论文106篇,在联盟专家委员会的筛选与评定下,共计入选录用论文82篇,获评优秀论文8篇,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郭军朝等人所著的《传导发射内涵与仿真案例研究》;

      二等奖:神兔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王静逸等人所著的《一种分布式智能核心结构及其系统应用》、清华大学刘晶波等人所著的《考虑泻湖影响的岛礁场地地震反应研究》;

      三等奖: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胡芳等人所著的《多应力耦合下考虑剥落损伤尺寸随机性分布的轴承疲劳寿命仿真研究》、浙江大学张所辉等人所著的《海底有孔方形防沉板在粘性土中的承载特性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郑国君等人所著的《改进的键基正交各向异性近场动力学模型》。

 

      中国 CAE 工程分析技术年会,历经 15 年的风雨,不断茁壮成长。为推广CAE 技术支持产品创新的成功经验,普及CAE 技术的应用,表彰15 年来为CAE 行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年会专家委员会和理事会设立了“中国数字仿真应用卓越企业奖”、“中国数字仿真领域杰出贡献奖”、“中国数字仿真自主软件创新奖”3项大奖和“中国数字仿真领先开拓者”、“中国数字仿真创新领军人物”、“中国数字仿真创新达人”3个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如下:

      中国数字仿真应用卓越企业奖: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东风汽车集团技术中心、吉利汽车研究院、中国一汽集团研发总院、江铃汽车公司、中信戴卡公司、重庆长安汽车公司、四川建安工业公司、杭州汽轮动力集团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公司;

      中国数字仿真领域杰出贡献奖: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北京树优信息技术公司、上海数巧信息科技公司、北京安怀信科技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公司;

      中国数字仿真自主软件创新奖:上海数巧信息科技公司、北京安怀信科技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北京希格玛仿真技术公司、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索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数字仿真领先开拓者:陈书明、赖宇阳、舒林森、邱荣英、徐仰汇;

      中国数字仿真创新领军人物:王希诚、朱贞英、彭鸿、曹正林、曾小春、郎玉玲、王华;

      中国数字仿真创新达人:姚再起、王炜杰、丁佳、彭磊、胡金华。


      颁奖后,组委会举行了盛大的招待晚宴,热烈庆祝中国 CAE 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走过了十五年的光辉历程,并安排了歌舞、器乐、魔术、抽奖等节目,将年会庆典推向了高潮。

 

      会议分别设立了6个专业论坛分会场:


      1、CAE自主软件开发与轻质及复合材料CAE技术专题论坛
      为了促进CAE 软件自主开发领域产学研合作,推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CAE 通用及专用软件的发展与普及,实现CAE 技术引领的装备制造产业的自主创新,邀请了众多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

      在上海索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中国数字仿真联盟理事毛为喆和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徐明的主持下,行业内的专家和代表分享了共计18个报告案例。包括:《自主高性能CAE软件PANDA最新进展》、《Simright国产云端CAE平台》、《面向国产HPC的通用CAE软件、Aerobook航空航天结构设计平台技术及应用》、《边界元软件开发的历史、状态和展望》、等专题报告。

      2、数字仿真技术应用与工业超算专题论坛
      近几年来,数字化产品设计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内高校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有限元技术已经为广大企业所认可,第三次有限元技术的应用浪潮正在形成。更多的走向了企业。同时,更多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专用分析软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中科院计算研究员、中国数字仿真联盟副理事长张云泉和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数字仿真联盟副理事长冯增铭的主持下,行业内的专家分享了共计18个报告,分别对数字化仿真行业内的技术和应用案例进行了讲述。包括:《基于超算计算的工程仿真云平台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大数据驱动下的复杂产品设计集成化与智能化未定》、《超算数字仿真系统与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等报告。

      3、汽车制造及轨道交通CAE领军人才论坛
汽车制造业也是CAE技术应用最成熟的行业之一,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汽车制造对CAE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该分会场主要包括汽车整车开发及零部件制造、特种车辆制造等。

      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工、中国数字仿真联盟汽车工作组组长王光耀和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的主持下,17位分享了报告案例,包括:《新能源汽车仿真分析解决方案》、《面向汽车智慧研发的整车多学科协同集成优化设计》、《汽车结构轻量化的研究与应用》、《性能大数据驱动产品创新》等多个案例。

      4、先进制造工业数值仿真论坛
      本专题论坛由华侨大学制造工程研究员教授、中国数字仿真联盟理事姜峰和北京超算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数字仿真联盟副理事长钱华山的主持下,共计15位行业内专家分享了报告,包括:《复杂薄壁类零件加工过程仿真》、《熔丝增材制造工艺一体化建模及高保真仿真》、《叠层材料超声振动切削机理研究》、《CAE在航空发动机精密制造中的应用研究》、《基于COPRA的金属辊压成形工艺仿真案例展示》、《CAD/CAM/Robotic一体化石材机器人雕刻系统研制》,《金属增材制造的数字化未来》等报告。

      5、仿真验证与确认(V&V)及航空航天工业技术应用专题论坛
      V&V ( Verification &Validation)流程包括真实物理简化、仿真、试验、比较验证四个部分, 其中,Verification 验证发生在仿真过程内部;而Validation 确认发生在试验和仿真结果之间。如今,V&V 技术已经成为欧美先进企业的标准流程,仿真经过V&V 验证后可以成为虚拟试验,而虚拟试验平均取代了70%以上的物理试验,甚至在某些行业做到了完全取代真实试验。

      本专题论坛在安怀信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中国数字仿真联盟理事李焕和国家“**计划”特聘专家、中国商飞上飞院C919大型客机技术负责人、中国数字仿真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李三平主持下,共计分享了18个案例报告。

      6、石油化工与海洋工程行业仿真领军人才专业论坛
      本专题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数字仿真联盟副理事长段梦兰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静设备专业、高级工程师孙学军的主持下,分享了共计12个专题报告,包括:基于CFD的隔水管涡激振动研究进展、ASME第八卷第二分篇及规范案例CC2605分析内容综述及案例解析、FPSO智能监测及装配载优化模拟技术研究、LS-DYNA四种流固耦合技术的特点及各自适用领域、ANSYS非线性分析功能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深水自升式平台波动压载性能研究、岛礁-海水系统地震反应研究、管道振动分析及工程案例、等案例报告。

      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是我国虚拟仿真技术领域一年一度规模和影响最大、层次最高的专业技术会议,被业界誉为仿真技术领域的“奥斯卡”盛会。15年来,已有来自多个行业的近万人次参会并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希望在今后,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能持续带给我们精彩的案例和行业内的新技术,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推动计算机工程仿真(CAE)软件自主研发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制造2025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